Shopping Cart

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。

【顧名思易】好憂鬱,怎麼辦?

憂鬱症傾向

你擔心自己的工作嗎?擔心自己的地位嗎?擔心自己的婚姻嗎?擔心自己的健康嗎?擔心沒有辦法掌控一切嗎?感到與社會的連結變差嗎?害怕別人的眼光嗎?很難得親近大自然嗎?找不到生存的意義嗎?看不見有意義的未來嗎?

這些都是憂鬱症的傾向,如果沒有去正視這些問題,只是不停的奔命、盲目的操持,奔著、操著就會出現腦部的神經迴路異常,也就是憂鬱症的各種症狀了。

從生理的角度來看,憂鬱症患者血液中的血清素(下降)、皮質醇(上升)、多巴胺(下降)含量出了問題,所以抑制憂鬱症的藥劑多半與調整這些內分泌有關,但即使服用藥物幾十年也沒辦法擺脫憂鬱症狀,真的讓人很「鬱卒」….嗯,真的、真的,好憂鬱呀~

其實,憂鬱症如同其名,那是一種「症狀」,不是一種「病」,無法做到「藥到病除」,只能暫時減輕某些不適應的症狀,所以,造成憂鬱症狀的「因素」如果一直沒有獲得釋放、解決,症狀只會持續下去,這才是真實的樣貌~

外部因素

曾罹患憂鬱症的生物學家 Robert Sapolsky 在研究非洲草原的狒狒時發現,群居的狒狒社會階層非常嚴明,每隻狒狒都有清楚的位階,並以此來享有權利、資源、交配權,如果要打破這個階層,就會發生嚴重的攻擊、撕咬、傷害等事件。

Sapolsky 採集了大量的狒狒血液進行分析,發現當部落發生王位爭奪戰時,高位階狒狒們的血液中皮質醇含量會非常高,相反的,承平時期,位階越低的狒狒血液中,皮質醇含量就非常高,因為他們在平日遭受較多的欺壓,生存也相對比較辛苦。

這種皮質醇變化與罹患憂鬱症的變化完全一樣,顯示「壓力」和「位階」是憂鬱症的主要因素來源。

流行病學家 Richard Wilkinson 和 Kate Pickett 的研究中也有相同結論,在貧富差距越大、階級差異越大的國家,人民罹患精神疾病的比率就越高。

社會底層的人會因為生存條件較差,必須在較高壓的工作環境下掙扎,也對於未來較為悲觀,人生只剩下剝削和痛苦,找不到生命的意義….

社會中層人士呢,同樣因為階級固化而必須不斷努力才能維持現況,在社會價值觀的驅使下,各種爾虞我詐的手段和伎倆讓人神經緊繃、挫折、沮喪,也同樣懷疑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….

根據美國的調查統計,金字塔頂端家庭的富二代,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普通家庭二代的兩倍….

心理學家 Paul Gilbert 的研究指出,憂鬱症和靈長類動物社會中的「屈從反應(Submission Response)」相同,憂鬱症患者會有強烈的自我否定、自我批判、充滿無力感,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,這就像被欺壓的狒狒會擺出臣服的姿態來換取生存的機會,所以憂鬱症的症狀其實源自我們基因中的「求生機制」,它本身不是一種病,而是一種遭遇壓力與威脅時的反應之一。

直白講,憂鬱症本身不是病,更不是我們個人生病,而是整個社會生病,是社會的貧富差距與階級固化引發的「求生機制」反應。

上面是外部環境因素,那有沒有人們自己本身的內在因素呢?

內部因素

有的,神經科學家 John Cacioppo 持續追蹤研究200位美國老人長達五年時間,發現當一個人的寂寞感從50%提升到65%時,罹患憂鬱症的機率就會增加八倍。

什麼是寂寞感?就是與其他人失去連結的感覺,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,彷彿不屬於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群而獨立的存在,失去共同意義與價值的歸屬感,這同樣會觸發「求生機制」的反應,因為遠古時代的人類就是透過集體狩獵、集體耕種來獲得生存的保障,一旦與群體失去連結,就會引發生存焦慮。

這也剛好引發另一個問題,寂寞感越強烈的人通常會有睡眠品質的問題,這是因為身體自然反映出來的防衛機制,當一個人脫離群體必須獨自生存時,他就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警覺,才能避免被大型野獸攻擊及吞食。

社會學家調查發現,1985年時美國每人平均有2.9個可以分享心事的對象,到了2004年時只剩下2.1位朋友,甚至有高達20%的人是完全沒有可以談心的朋友。

台灣的數據是1997年的4.6人到2017年的2.9人。

當一個人在遭遇挫折的時候,如果沒辦法找人分享,只能不斷吞下這些情緒時,就等於搭上了憂鬱症的直達車,而且是以極高速度前進。

好的,講了這些憂鬱症的肇因,那該怎麼辦呢?我們下一篇來好好聊聊吧!